桂林两人上榜!向她们致敬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开展了2022年广西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乡村教师30人。其中,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地灵小学教师杨旭丽、资源县资源镇初中教师莫杰榜上有名。长期坚守乡村教育教学一线,在乡镇和村屯学校工作10年以上,他们理想信念坚定,帮助广大乡村学生筑梦追梦圆梦。在乡村,他们无疑最为让人敬佩。
【资料图】
莫杰:33年乡村教育的挚爱守望
“一根粉笔,挥斥方遒书古今;三尺讲台,寒来暑往铸师魂。”从1990年师范学校毕业开始,莫杰几十年如一日,把满腔的热情全部倾注到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之中,用爱心、细心、耐心书写与孩子们的精彩故事。
课堂上,她用专业知识和活跃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生活中,她与学生亦师亦友,耐心倾听和解决学生的烦心事。从教33年,任班主任32年,从车田苗族乡龙塘完小到瓜里乡白水完小,从梅溪初中到资源镇初中,莫杰荣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师、桂林市优秀教师、资源县优秀教师……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记载着她33年的磨砺与守望。
莫杰1990年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车田苗族乡龙塘完小,当上了复式班班主任。当时学校的教学、生活条件差,土坯房、青屋背,地面凹凸不平,夏天的教室像火炉,冬天的宿舍如冰窖,屋顶大雨大漏、小雨小漏,上课还得经常挪动课桌避雨水……面对如此情景,她心中犹豫过,也曾想过另谋生路,但当她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和天真无邪的笑脸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守。
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她带领学生利用休息时间清理校园杂草和地面,利用周末请师傅检瓦修葺校舍……她待过的学校,都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多,为了乡村孩子的健康成长,她从衣、食、住、行、学等方方面面去关心、呵护他们,无论天晴下雨、寒冬酷暑,她都坚持每天身体力行,榜样导行,她做的每项工作都让学校领导放心、学生开心、家长安心。
在乡村教师的岗位上,从青丝到白发,莫杰从未改变她对贫困山区学生的博爱,对乡村教育事业的信仰。
她的学生对她的评价是“莫老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生活中是妈妈,学习中是老师,情感上是朋友,同事和家长们称她为“老黄牛”“女铁人”。莫杰说,这些肯定性的评价是对她坚守乡村教育的最高赞誉。
一个合格的教师,是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莫杰33年的从教经验就是“铸造师魂”。她从严要求自己,以学生为本,突出一个“爱”字。
1997年,莫杰担任梅溪初中81班班主任。正月开学时,发现坪水底村梨子坪屯的学生小钱没有返校。梨子坪离乡镇四十余里,不通车,不通电话。周末,莫杰只身冒着早春寒风,跋山涉水几十里去家访。来到小钱家,得知其父右手残疾,母亲丢下他父子跑了,家里拿不出学杂费和生活费。莫杰见状,流下了同情的泪水,恳求其父一定要送孩子上学,并答应资助钱小明的上学费用。其父亲终于被感动了,答应让孩子返校学习。如今,早已大学毕业的小钱在广东佛山工作,逢年过节,该同学都打电话、发微信问候莫杰。
唯至诚者,能致其极。于莫杰而言,看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成人成才是最幸福的事情。“先有父母心,再做教书人”这是她从教33年,32年担任班主任最大的感悟。
在教学中,莫杰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研读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课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融会贯通,她的课堂驾驭能力在锤炼中得到了提升。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形成了“新颖开头,放开讨论,精心点拨,巧妙结尾”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的语文课堂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为一体,聚焦学生能力培养。她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敢想、善思,引领学生高效地学习,她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在全校得到了推广。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杰始终坚守三尺讲台,因材施教,以德树人。她在备课时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品质资源,全面育人。她积极推广“语文高效课堂”成果,自创了“山区学生参与式作文评改”等教学模式,初显成效。她的课堂教学方法新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她所教班级学生成绩优秀,她的语文教学成绩在全县中考、统考、抽考质量检测中,每次都是名列前茅,被同行们信服。
莫杰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充满爱心和信任,在严爱相济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从教多年来,莫杰一直有家访的习惯,她说:“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孩子比例较高,在全面掌握情况后,才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
32年来,莫杰辛勤耕耘,满园春色,桃李芬芳,成绩显著。近5年来,获各类奖项、荣誉等共33次,一、综合荣誉奖:2022年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2020年荣获桂林市优秀教师;2021年桂林市教育学会优秀教师;2018年获桂林市先进班集体;2019年县五四红旗团支部;2018年至2021年连续3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2018年至2022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
如月变迁,初心不改。莫杰用勤奋和智慧书写教育人生,三十年如一日,坚守乡村教育,以出色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同事的赞赏,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书写了乡村教育的美丽篇章。
杨旭丽:山区教育阵地上的白杨树
从1996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杨旭丽待过的最远的学校是乐江乡西腰小学。西腰村位于龙胜的西北部,距离县城74公里,距离乐江乡政府所在地37公里,号称龙胜的“西伯利亚”。近两年,所在的地灵小学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3公里。学校的偏远,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吓退这个热情的姑娘。从此,她在偏远山区里一教就是二十多年。2018年5月,杨旭丽入围 “中国好人榜”,2023年7月,杨旭丽被评为广西最美乡村教师。
在他的经营下,曾经落后的西腰小学、地灵小学旧貌换新颜,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她发动老师们在课余时间里自己动手美化学校,大到围墙、教室的墙面,小到楼梯的每一级阶梯,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
“我一直都在山区小学教书,没有离开过。”杨旭丽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对教师的职业非常喜欢。“小的时候我的母亲是一名山区代课老师,或许是受她的影响,我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杨旭丽1996年高中毕业后就到地宝片代课,“那时候工资一个月就几十块钱,但能跟学生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条件虽然艰苦,但杨旭丽在家人的支持下一边教书一边学习深造,2000年通过公开考试转为正式教师。当转为正式老师时,杨旭丽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到曾经的西腰村教书。
需要老师的地方其实有很多,为什么会选择待在山区教书呢?
杨旭丽似乎早就准备好了答案:“我自己也是山里的孩子,所以我更清楚这里对于老师的需要。”杨旭丽所在的乐江乡西腰村位于龙胜的西北部,距离县城74公里,距离乐江乡政府所在地37公里,号称龙胜的“西伯利亚”。“水泥路未修好之前,从西腰村去龙胜县城只能绕路,一路要途经两省区三县五乡镇,要半天才能出去。”杨旭丽说。学校的偏远,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吓退这个年轻的姑娘。
往返西腰小学的山路崎岖,杨旭丽每周日早上背着行囊,翻过三座山,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杨旭丽经常到地灵、宝赠、大雄三个校点上研讨课,向其他教学点的老师学习、讨教。这期间,她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走出大山,但是一想到孩子们的笑脸,她还是留了下来,她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大山,把最真挚的爱留给了她的孩子们。
如今,虽然已经调到地灵小学,但杨旭丽身处的环境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教书生涯里,她当过班主任、当过教导主任、当过少先队辅导员,直到现在当了校长,虽然职位一直在变,但是她的职业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民教师。在谈及想不想换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时,杨旭丽沉默了一下说“当然想了,好的环境谁不向往呢?但是我更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哪里都是教学生,能跟学生在一起我就很开心。”说到这,杨旭丽的眼里流露出些笑意:“我觉得我像课本里讲的白杨树一样,哪里需要就种到哪里。”
在担任西腰小学的校长期间,杨旭丽需要考虑的事情远比其他地方要多。“虽然学校地处偏远山区,但我们也要尽量向城里学校看齐,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杨旭丽说。
在她的带领下,曾经落后的西腰小学有了图书室、电脑室,让孩子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为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杨旭丽发动老师们在课余时间里自己动手美化学校。大到教室的墙面,小到楼梯的每一级阶梯,西腰小学的每一个角落都凝聚着她的心血。“我们就要在校园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时时刻刻都能学知识,学 会 做 人 的 道理。”杨旭丽说。
看到学校大半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为了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她积极进行留守儿童心理干预,打造爱心屋,让孩子们在爱心屋里免费打亲情电话,并带着孩子们一起画画、做手工、学芦笙、下棋、听音乐、读有趣的书籍等,搭建起学生倾诉、交流、辅导的桥梁,呵护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孩子们都亲切地唤她“杨妈妈”。
在平时,杨旭丽特别注重家访,她希望每个学生的一点点进步都能与他们家长分享。但是意外有时候来得非常突然,在一次家访的回途中,由于刹车失灵,她和摩托车一并冲进了沟里,左脚掌全部弯曲,五个脚趾的关节错位。
在医治的过程中,她疼痛难忍、不能行走,但她仍然不愿落下一节课。每天早上让爱人背着她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学校,在教室门口微笑迎接每一位学生;在每天的上班时间,她少吃少喝,有时几乎不吃不喝,为的是尽量避免上厕所;放学了,再让爱人背回去。
27年间,无论任何情况,杨旭丽都坚持不请一天假,没有落下一节课。“我不能因为我的身体而耽误了我的孩子们。”杨旭丽说。
西腰村、地灵村都是有着浓郁的侗族风情的村落。为了将侗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杨旭丽将民族文化带进校园,一有空就研究侗族歌舞,并聘请村里的长辈教孩子们唱侗歌、跳多耶舞。她还在西腰小学、地灵小学开设具有侗族特色的芦笙班,并筹措资金为学校购买侗族服装和民族乐器。
“既然我们没有外面的优势,就不要总是去‘仰望’。我们虽然在山区,但少数民族也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那也是我们的宝贝。”为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杨旭丽大胆改革,勇于创新,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她不断创新课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她把侗族文化带进校园,担任校点负责人期间,她聘请村里的长辈教孩子们唱侗歌、跳多耶舞,还在西腰、地灵校点开设芦笙班,多方奔跑、筹措资金为学校购买侗族服装和民族乐器,引导学生传承侗族文化。
“多耶舞动作简单,舞时手拉手围成两圈,男外女内,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顺圈转动,边歌边舞,肢体有节奏地摆动,无论老少都易掌握。现在已成为歌会、待客、节日的普通民俗活动。”杨旭丽说,一方面可以让现在的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美丽,培养他们的民族气质,另一方面,大家在载歌载舞中也得到了快乐。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唐玲玲 唐海南)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桂林两人上榜!向她们致敬
日前,自治区教育厅开展了2022年广西最美乡村教师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 -
恋情辅助(恋情)
诸多的对于恋情辅助,恋情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为大家梳理了下,一 -
港股异动 | 中国软件国际(00354)涨超4...
中国软件国际(00354)早盘涨超4%,截至发稿,涨3 23%,报4 47港元,成交 -
独家资金:早盘主力买入前10股
8月11日大单金额流入前十名个股如下(以下数据取自10点50分):股票简称D -
“海峡组合”创唱《青春海峡》:“我们...
【港澳台专线】“海峡组合”创唱《青春海峡》:“我们的心没有距离... -
饺子好兄弟!布莱顿有拉拉纳+米尔纳,红...
据多名记者报道,利物浦将1 1亿镑签下布莱顿中场凯塞多。目前两队队中 -
广东重点中学排名一览表 学校怎么样
广东重点中学排名一览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东实 -
限时降价3-3.7万元 极氪001车型降价后...
极氪汽车近日宣布,其001车型将在8月11日至12月31日期间限时降价3-3 7 -
宁夏开展硒砂瓜销售环节专项整治
8月9日,记者从宁夏市场监督管理厅了解到,该厅决定于今年8月至9月,在 -
中国热科院在原位可视化定量研究热带农...
近日,中国热科院环植所农业环境研究团队在热带农田土壤重金属原位微区 -
第三批出境团队游国家名单公布 旅游平...
文化和旅游部10日发布通知,即日起恢复出境团队游的第三批名单,新增名 -
美国非法雇用童工现象激增(深度观察)
凌晨时分,一群年龄在13到17岁之间的童工在全美多个肉类加工厂通宵上班 -
论新世纪诗歌中的杜甫书写
现代画家蒋兆和1959年所绘杜甫画像作为文学遗产的传统与现代性再造... -
“海峡气象青年说”活动启幕 探“气象+...
中新网福州8月10日电(记者龙敏)8月10日,作为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节·海峡 -
成都发布五大系列文旅消费场景和产品 1...
8月10日,“相约公园城市畅游幸福成都”2023暑期暨秋季文旅产品发布... -
生日会+团课大礼包!武昌积玉桥街道“...
生日会+团课大礼包!武昌积玉桥街道“暖蜂驿站”为新就业群体“充... -
港股异动|中软国际涨6% 机构指其有望...
中软国际涨6%,报4 59港元,总市值约136 5亿港元。中信证券(600030)发 -
大同交警开展“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8月3日,大同交警大队走进北林生态公园开展“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宣... -
6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0.9% 2...
6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0 9%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3年6月, -
【爱拼才会赢】南站片区“点睛之笔”
浩荡东风鼓满帆中国储运(郑州)产业园——南站片区“点睛之笔”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