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报告 >

【话说谏官周怡57】在关中,在三原

2023-08-10 14:32:22    来源:个人图书馆-北麓湖人图书馆

【话说谏官周怡57】

在关中,在三原


【资料图】

周怡到关中陕西富平时,已是癸丑年的五月。

“关中”是指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地区的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居潼关、大散关、武关、萧关四关之内,故称“关中”。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诗云“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而这里的“秦中”,就是指关中平原。

周怡在奠杨斛山墓时,正好是端午节的五月初五。周怡在墓前倍感伤神,他作《癸丑端阳日奠斛山公墓》诗以祭奠。

《癸丑端阳日奠斛山公墓》(《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六)

幽居君遇端阳七,几度蒲觞眉共颦。多懼不知淹节序,先忧早已致残身。联诗尚忆花问名,对酌时怀石冻春。此日生刍抆墓道,徘徊宿草倍伤神。

:”《与三峰刘侍御》(《周恭节公全集》文录卷三)周怡在三原,同王门学者诸人给马理拜寿,并作祝寿文。

《三原马溪田大理公祝寿文》(《周恭节公全集》文录卷三)

余未成童时,得三原溪田马先生试南宫之卷,读之雄浑阅大,俊拔显亮。初学一见,皆有开悟,虽宿儒颖士反覆之莫能尽旨趣,一时传诵法式之。则曰:文之宗工也。

及长,闻先生之仕,在铨曹则端严倜傥,不拘不纵。在卿士则渊䀲恬退,不露不躁。一时有识者咸器重之。则曰:动业之望也。

及余释,褐从四方诸彦游,知先生之学源自端毅公,其丽泽之滋则泾野、栢斋诸君子,迹其师友,固已知其养深而薰良,宜乎刚健笃实而辉光日新也,发于文辞,昭于功业,自其绪余耳。

吾友赵吏部子崇、昝侍御子学,皆先生高第,与予道之颇悉。观其所指授者,皆表自见时,论翕归其端模灵铸,有养正之方不二则矣。西方豪杰其在是乎?常自耻曰:东南人望察幸得师友以自淑,独不得见若人如之何?

既而承乏左省,以言获罪,与富平杨侍御伯修君问系北司,闻所未闻者,益多且大,则自伤此生不复偿此志矣。何幸天日昭融恩纶,再涣得自便,于耕且学,乃得入关,访吾友杨君之家,则既见河渭之巨流,终南泰华之雄峙,丰镐余韵,仿佛盱仰其灵秀钟孕。宜乎钜人之绳绳继继,代有震发也。

余过三原介昝君往见先生,先生年八旬矣。余谓高年,不敢以仆仆礼劳。先生则揖让,不杀步履,康疾拜起,轰举踰壮者,登高不杖,坐终日不欹,昧奕早兴,习劳事事,论议訚訚,精柝丝毫,人心道心之辨,究极几微,且追悔三四十年前之未尽者。充其到向之愿,见而郁怀者,豁然如梦而觉醉而醒,良自快慰矣。反省乐学,深知不厌不知老之将至也。独于良知之未尽,孚协病坊其流也。

卫武公九十有五,独求益于国人,切之,琢之,磋之,磨之,必底金锡圭璧而后已。先生之年,可踰武公,而奋学之志不厌,于切磋琢磨,又安知于良知之说,不有憣然欣契,如婚媾耶。又安知不若追悔,论人心道心之未尽者耶。

方今天子,明圣思者,旧共国治理,举汉迎申公、宋起潞公故事,则先生浚明亮采,不让端毅,天下方仰,旦夕有斯举也。

余受教既弘先生,复作讷箴,遣之谆谆,以求仕希,圣之诲俾,如铭盤书,绅时得服膺焉。快龙门之登,珍琼瑶之贶愧,无以称德。谨诵卫武公洪澳之章以献先生,尚终教之。

在关中,周怡感慨万分。他系狱获释,“云归故园”,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关中岁月,让他大开眼界,是“家家握灵奇”。关中人是有节气的,“不以富贵滛,不以食贱移”“耻言赵兰氏,忧挚事后䕫”。关中人是有志向的,“匪曰待贾沽,藏器以俟时”“精晶畜以厚,华峰增陆离”。关中人是有风范的,“将以圭璋荐,将以瑚轋为”。关中人是有作为的,“见则邦家光,潜为师儒仪”。周怡敬佩关中人的英雄气概,赠诗志感。

《关中书怀二首》(《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四)

地下身犹糸,天边手莫援。哀鸾南浦雁,愁倚北堂萱。义激志能割,情来中苦燔。恣勤烦友弟,范传日勤翻[汉范滂传]。

尺狴南瞻目,随云归故园。慈亲频问上,稚子倦开门。罪寡诚难解,婚媾岂又屯。圣朝无弃物,应许拜宽恩。

《赠关中友人志感》(《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二)

帝付以至宝,家家握灵奇。亵慢落泥滓,光质鲜不朽。华人有玉人,独负和氏知。珎之以十袭,战兢以奉持。势利恐见夺,韫匮深藏之。嗜慾恐见污,坚白不磷缁。琢磨武为法,体受参为师。不以富贵滛,不以食贱移。匪曰待贾沽,藏器以俟时。将以圭璋荐,将以瑚轋为。精晶畜以厚,华峰增陆离。见则邦家光,潜为师儒仪。耻言赵兰氏,忧挚事后䕫。以此复上帝,至宝完如斯。

《周恭节公年谱》载:世宗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游嵩山后:

“至伊洛谒二程夫子庙,涉黄河,入潼关,至陕西富平,时已五月矣。

乃奠斛山墓,正端午也,望之宿草,恋故人咨嗟太息不能去,诗曰:"幽居君遇端阳七,几度蒲觞肴共颦。多懼不知淹节序,先忧早已致残身。聊诗尚忆花间句,对酌时怀石冻春。此日生刍投墓道,徘徊宿草倍精神。’奠毕,至家慰勉其二子,子勉与子学。先生既帅祭斛山,往朝邑,访苑洛韩公邦奇。

至三原访龙渚昝公如思,拜谒溪田马公理,时溪田寿正八十,先生为文致祝过长安。”

57

书籍。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使人进步

2010年4月18日在新明樵山神仙洞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