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栏目首页 > 报告 >

产值提升299倍 中山首宗低效工业用地改造项目在南区开建

2023-08-09 19:40:02    来源:凤凰网

8月8日,中山市南区街道“工改”项目慧昌工业园顺利奠基开建。据了解,这是今年中山出台《2010年后实施建设等情形的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支持政策》以来的第一个项目。

动工仪式

政策宣讲会现场提交工改诉求


(资料图片)

“我要工改!”在今年3月28日召开的南区街道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工作座谈会上,慧昌工业园负责人吴泽光在现场答疑环节,自发向南区街道提出了“工改”意向申请。

吴泽光说,目前园区厂房使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早就想改了,但因多种原因一直耽搁。如今了解到中山“工改”有那么多惠企政策,而且南区街道坚决支持制造业发展,让自己也有了信心和动力,希望能尽快落实改造。

得知企业有开发意愿以后,南区街道领导多次督办协调该事项,要求工改办安排专人跟进,为项目早日落地争取时间。

该改造地块位于南区街道树涌工业园内,折合约50亩,现有5栋建筑物,土地产权人自2012年6月开始使用,其中4栋建筑物3927.73平方米无规划报建等手续,现状容积率仅0.16,改造前年产值100万元,年税收15万元。

上下联动全速推动项目落地动工

由于该地块面临闲置问题,时间紧迫,土地产权人对“工改”路径一直有担忧。南区工改办对该地块的情况进行了专项分析。经研究,该改造地块虽然不符合“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但根据今年3月出台的《2010年后实施建设等情形的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支持政策》,开发主体可凭经批准的改造方案,享受市级权限“工改”政策优惠。工改办人员与土地产权人多次沟通协调,研究优化改造方案,并向土地产权人解读最新工改政策。

为促进项目如期动工,南区街道工改办对项目前期各项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绘制了“鱼刺图”,对可以并行或者可以前置的工作一律同步推进,对需上级审批的事项积极沟通协调,对镇街审查审批的事项加班加点、全速推进。

最终,在市府办、市工改指挥部办公室、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和南区街道各部门的努力下,共用时48天即完成了项目设计方案技术审查、改造方案编制和征求意见并公示、党工委会审定、监管协议签订、规划报建、施工图审查、施工报建等多项手续,让项目在闲置到期日前完成施工许可报建,得以顺利动工。

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经过南区街道的努力及土地产权人的积极配合,“工改”政策最终让该地块迎来新生。该地块采取土地产权人自主改造方式实施全面改造,开发主体拟投入资金1.8亿元,分3期开发,改造后将用于引进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在符合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容积率2.39,新建总建筑面积88015.47平方米,不保留原有建筑。改造后年产值将达到29994万元,年税收将超过999.8万元,比改造前分别提升了299倍和66倍。

下一阶段,南区街道将加快推动低效工业用地改造项目落地,坚定信心决心,用好“工改”优惠政策,盘活更多的低效工业用地,让“工改”真正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努力为高质量发展开拓更大产业空间。

凤凰网广东发自中山

关键词:

相关阅读